央视网消息: 戴着耳机,听地下的动静;掀开井盖,借用一根长杆,听水流的声音。他们有时被误认为是搞地震预报的,有时被误当成“偷井盖的”,有时被误以为是抓老鼠的。其实,他们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公司东城维修所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听诊”自来水管网的疑难杂症,被业内人称为“管网医生”。在外界,他们却有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名字“听漏工”。11月28日,记者走近他们,揭开“听漏”背后的故事。
在我们的脚下,有一座看不见的地下城,每天同样也是车水马龙。其中的供水管网长度达到9000多公里。北京每天供水量在270万至280万立方米之间,在夏季用水高峰甚至会达到330万立方米,平均一天就会用掉1.5个昆明湖的水量。市民喝水就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可谁也不知道这自来水怎么不自来。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保障居民自来水的正常使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想了许多办法。集团有一个队伍,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巡查市内自来水管线,用他们的耳朵听出哪处管线出现了跑冒滴漏,他们的专业名称叫作“听漏工”,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形象名称:自来水管线“诊断师”。
地下水管渗漏,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及时察觉,防患未然,听漏工的职责就在于此。28日上午记者随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东城维修所所长刘伟以及其他维修工人来到了北三环一处居民楼小区。虽然小区院子里看上去漏水情况,但通过检测设备,维修人员确定小区地下很存在管线漏损现象。紧接着刘所长就带领其他维修师傅开始寻找管线漏点。首先是判断漏点,判断漏点的根据是漏出的水和自来水管发生摩擦的声音,中国直播网,漏点小的地方声音是“呲呲”的声音,而漏点大的地方声音是“呼呼”的声音。
“听漏”的活儿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准确确定管道漏水点,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做这一行技术性很强,悟性高的人至少要学一年才能出师,有的人要学三四年才行”。刘所长为前来体验的记者耐心详细的讲解。
首先得找管线,运用电子寻管仪,定位地下水管。然后是“框范围”,利用一根细长的金属听音杆,围绕出水点,听音辨位,中国直播网 ,缩小范围。刘所长说:“听音杆可以听到地下水流的声音,通过自来水流过管线的不同音色、音量,辨别漏点大小、远近。看不见、摸不着,全凭经验和耐心。” 紧着着刘所长将金属听音杆递交给前来体验的记者,让大家来根据自己的听觉判断漏点的位置。大约5分钟后,漏点大体位置被框定。
接下来是“听漏点”,使用电子听漏仪,通过声波精确定位。“应该是这里没错了。”刘所长得出结论,大家纷纷再听,意见统一后,就地打孔确认漏点……10分钟后,一拇指粗细的孔洞贯穿地面,水流声逐渐清晰。
检测到的漏点范围会做记号,然后由维修工人开挖。记号的位置要求与实际漏点相差距离不能超过一米。
据了解,像这样奔波在一线的供水管网员工数以千计,他们需要保障全市9000多公里输配水管网的正常运转。一天的体验工作让记者真正感受到,百姓家中流出的每一滴自来水,都包含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记者:魏萌萌)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